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

乞怜

心理医生总是劝告大众,心里有烦恼勿憋在心里,找相信的人倾诉吧!否则憋着憋着会憋出病来。

但找谁倾诉呢?又能倾诉多少次呢?

想起一个故事: 鲁迅的《祝福》说的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叼去,祥林嫂回到镇上被视为不祥的女人。但一说起自己悲惨的遭遇,实在闻者伤心,大家都收起之前鄙夷的眼光,换成一丝同情。

看看镇上的人是怎样反应的: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 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 论着。”

不过,故事听一次就够了,何况是悲惨的遭遇--尤其是于己无关的,更是“一次正好,再次准腻”!大家对祥林嫂的同情,很快就停止了: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现实啊!你不能说众人缺乏同情心,之前大家不都陪着流下眼泪了吗?只是好奇心满足了,同情心付出了,再多,就没有了。你能说众人残忍吗?或许,鲁迅只是把这世界的冷漠与无情--至少,是有限的同情--写出来而已。

回到生活,君不见许多人遇上困境而处处找人倾诉吗? 尤其受到情伤,大概是最受众人欢迎的倾诉课题。听后安慰几句,如此而已。心里或许还想着:“啊,比较起来我真是幸福啊!” 第一次,听者静静聆听,或许最后眼眶泛红,竭尽所能想给你最大的安慰--当然也为了满足自己“富有同情心”的道德感。然后,两次三次四次......新鲜感不见了,同情与耐心也随之消逝。一些不知好歹不善观人脸色者,冗自喋喋不休凄凄惨惨诉说心中一再重复的故事,而听者早已失去耐心,恨不得拂袖而去--妈的简直是浪费时间啊怎么还说个有完没完失恋就失恋啊有什么大不了......

更有甚者,在facebook上乞怜,长年累月重复自己的悲惨遭遇,渴望几个likes和几句加油。哎,也只是手指轻轻一个动作而已。殊不知这都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安慰,更多的只是社会的客套与市侩而已。

所以,算了吧。真的有烦恼,能解决的独自解决,不能解决的别人大概也帮不上。何必喋喋不休自揭疮疤自动献上话题让别人笑话呢?

不要乞怜,给自己留点尊严吧!